环境科学界的不老松(逐梦英才)
日期: 2015年06月01日 09:57      
【字号:

  88岁的王文兴,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早年从事催化研究,后转向环境化学,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93年就已退休的王文兴,始终不曾离开他钟爱的环境化学研究,如今身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还在山大带博士生。

  “王院士是环境科学界的常青树、不老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研究员这样评价。

  始终在环境科研的前沿

  1927年,王文兴出生在安徽萧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52年,王文兴从山东大学化学系(青岛)毕业。1959年被派往苏联留学,60年代初回国。从大学毕业到1966年,10多年一直进行催化研究。此后,由于种种原因,王文兴脱离专业十几年,直到1980年调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982年,作为主持单位,环科院承担了国家项目“兰州西固地区光化学氧化剂污染控制对策的研究”。作为课题组主持人,王文兴在3年的研究中取得10万多个大气污染测试数据和1万多个气象观测数据。其研究发现成为兰州西固地区光化学污染控制对策制定的理论根据。该项研究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我国环境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奖项。

  “从兰州西固光化学污染研究开始,他就始终站在环境科学的科研前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孟凡说。王文兴先后主持完成国家“七五”至“九五”的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及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数十项,取得众多研究成果。

  多年研究中,王文兴认识到,应用一般化学反应装置和光化学烟雾箱费时耗财,也很难得到化学反应基元过程的细节。2004年,他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量子化学计算在环境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其中的一项成果是研究发现了二(口恶)英形成机理及其动力学性质。2005年,王文兴任山东省《山东地区大气PM2.5污染特征、来源及形成机理》课题组长,研究结果明确了环渤海地区PM2.5的来源及影响其浓度变化的大气过程,获山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中国酸沉降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王文兴是项目第一负责人。“王老师对数据的质量控制要求很严格。”柴发合说,正是由于这样的严格和细致,该项研究成果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高山、下平地、登海岛,只要研究需要,王文兴都不含糊。环科院大气环境研究所的苏布达告诉记者,在做酸雨项目时,年轻人到哪观测,王文兴都一起去。2010年,苏布达随王文兴到深圳参加一个研讨会。“王院士上午肚子就开始不舒服,但他一直坚持到下午散会,晚上才去打点滴。”苏布达说,“那可是83岁的老人啊。”

  对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 王文兴深恶痛绝。2007年,他在《中国环境科学》发文指出, 要严防科学界的不道德行为。

  王文兴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理事长多年。“前些年,受社会风气影响,学会常到旅游景点开会。王院士坚决扭转了这股歪风。”孟凡说。

  品行是人生最可靠的财富

  酸雨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在获奖名单中,王文兴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却排名第二。这是为何?

  原来,在这项重大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评审过程里,评奖委员会提议,获奖单位和人员的排名,单位第一和个人第一不能归属同一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可两者取其一。王文兴毅然选择单位第一:“这个项目时间跨度长,参与人员多,很多事都是大家做的,不是我一人的功劳。”

  王文兴说:“品行是人生最可靠的财富。”如今,因还在山大指导学生,王文兴时常往返京鲁两地。“他来回都自己坐火车,从不让单位车接站。”一位环科院的同事说。

  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学生却无私帮助。2006年,王文兴捐献个人积蓄40万元,在山东大学设立“王文兴院士环境科学奖学金”。“至今已有18名硕士生、9名博士生获得了奖励资助。”说到此,老人笑得很开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