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引领未来勇创新
日期: 2007年10月15日 10:24      
【字号:

    新形势,新阶段;新起点,新挑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关键时期之际,党中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学制定规划纲要、及时出台激励政策、大力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一项项重大措施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正向着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关键时刻吹响创新号角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总量跃居全球前列,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顺利推进……步入新世纪的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
  
    面向未来,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
    
    “审视当今各国就可以发现,有的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有的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获取资本和技术,另一些国家则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一跃成为创新型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分析说。
    
    特定的国情,特定的需求,决定中国不可能选择资源型或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如果沿袭我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是不可能做到的。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成为我们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关键因素。
    
    人口基数庞大、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我国未来的发展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瓶颈。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极为紧迫的历史难题。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使我国经济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的重大转变。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开放,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诸多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使我国在发展中难以掌握战略主动权。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就必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扭转我国在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上依赖国外的状况。
    
    “各种情况表明,当今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
    
    另一方面,令我们骄傲的是,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我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为我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我们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拥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成为我国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
    
    ——已建立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成为我国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
    
    ——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许多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面对新的形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争取用15年的时间,使我们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

    紧密配合营造创新环境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的环境和氛围。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一段时间来,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状况令人担忧:全国6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
    
    “由于缺少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说,“不坚持自主创新,中国企业就难以摆脱‘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不利局面。”
    
    为了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2006年6月,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确定了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103家,包括15家国有大型骨干企业、77家民营科技企业、11家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一年多来,这些试点企业把创新作为根本战略,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近一半的企业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6%。
    
    一年以后,我国在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方面又有“重大动作”。今年6月,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的统筹协调下,数十家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新一代煤化工产业技术、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等四大创新战略联盟。
    
    “四大联盟集中了26家龙头企业、18所一流大学和9家骨干科研机构,各成员企业去年的总销售收入近900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总计超过1000亿元。”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说,“联盟构建了科研、设计、工程、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的完整技术创新链条,它们将合力打造我国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航空母舰’。”
    
    一些有远见的企业,更是自觉加大了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今年6月,中国最大的镍钴金属生产企业金川集团在河西走廊召开“科技大会”,列出包括近70项技术难题的“科研需求表”,出资邀请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帮助其攻克技术难关。
    
    金川公司负责人李永军说:“一家企业要真正在市场上站住脚,增强竞争力,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国家金融、财政、税收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3月,科技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确定以500亿元贷款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又与中国民族企业——奇瑞汽车公司签订协议,贷款58亿元支持奇瑞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快产品的升级扩能。
    
    不断加大的科研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2006年我国研发投入创历史新高,达3000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22%。
    
    政府采购优先选择自主创新产品,也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从2007年开始,我国提出要对自主创新产品进行认证,并在年内编制完成《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供各级政府在采购时参考选择,并对目录中的产品给予系列优惠政策。
    
    此外,科技部等科技主管部门大幅减少对科研项目的直接管理,建立科研经费监管机构,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探索,完善科研考核体制,积极从管理层面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
    
    随着一项项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的出台,随着科研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被更加充分地激发出来……

    自主创新结出累累硕果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点燃了他们脑海里一个个创新的火花——
    
    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科研人员将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发展新原理和新方法作为主要目标,取得一批重要原创性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与通信、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创造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脑科学……在一个个重要研究领域,中国科学家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高新技术领域,我国已由跟踪世界科技前沿进入到创新发展的阶段。研制成功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进行超级稻育种……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重要高技术领域,中国科研人员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显著增强了我国高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引领相关领域创新发展。
    
    “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卖10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这样的尴尬让许多中国企业下定决心,要在关键技术上掌握话语权。以竞争最为激烈的汽车产业为例,近年来,以奇瑞、华晨、吉利、一汽、东风等为代表的国产汽车品牌,纷纷亮出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车、概念车、电动车、绿色环保节能车,以及高性能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在河北保定,一家科技企业的曲折经历说明了中国企业掌握自己命运的重要性。多年前,中航惠腾风电设备公司曾提出与丹麦一家公司合资生产,被对方拒之门外;继而与荷兰公司进行合作,对方提出必须要先购买其数套价格昂贵的模具。
    
    被逼上绝路的中航惠腾风电设备公司决定自行开发风机叶片。经过艰苦努力,这家中国企业终于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叶片,打破了中国风电场叶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的窘况。特别是较低的运输费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低廉的人工成本,最终迫使国外同型号的叶片退出了中国市场。自主创新,让一个走投无路的企业开辟出一条阳光大道。
    
    今年8月2日,国际权威测试组织SPEC公布,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浪潮集团完成、全球第一个基于Intel四核平台的一款服务器,超过了此前由国际巨头惠普公司的小型机保持7个月之久的双路平台最好纪录。这也是浪潮服务器自2004年以来第四次打破世界纪录。浪潮集团的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降低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成本,维护了国家信息安全。
    
    全球第一款指纹加密型U盘、全球第一款眼镜MP3、第一款手表MP3……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北京华旗资讯公司乘着自主创新的东风,打造出“爱国者”这一令人自豪的民族品牌。谈到成功的原因,华旗公司领军人冯军表示说:“秘诀唯有‘创新’二字。”
    
    华为、中兴、中星微、联合基因、三一集团……在中国企业中,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积极践行者还有很多。它们在本行业的崛起,令世界瞩目。
    
    在区域创新能力整合方面,我国也迈出了重要步伐。据报道,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和实施一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规划,以加强科研资源整合,不断提升长三角、京津冀及东北等地区域创新能力建设。
    
    专利是反映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数据。据统计,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申请21.05万件,比上年的17.33万件增长了21.4%;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为12.23万件,比上年同期的9.35万件增长了30.8%,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58.1%;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国内发明专利授权达2.51万件,占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43.4%。
    
    专家表示,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去年呈现大幅增长,表明我国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有了稳定提高,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影响不断增强。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实践已经告诉我们,只要以无比的决心、恒心和勇气,坚持在崎岖的道路上攀登,中国就一定能够登上自主创新的高峰,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新华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