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指南解读
日期: 2016年02月16日 09:50      
【字号:

  谈到实施“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的目标,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赵明说,该专项旨在“有效破解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科学、技术难题,确保我国粮食丰产增效协同发展,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围绕‘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目标,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总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生产劳动率、资源利用率和国际竞争力,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赵明介绍说,专项聚焦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突出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三大主产平原的13个粮食主产省,注重丰产、增效与环境友好三大目标、强化核心区、示范区与辐射区三大功能区建设,衔接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区域集成示范三大层次,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开展粮食科技创新。
  “其中,基础研究以作物、环境与措施三者互作关系为核心,以产量与资源效率层次差异性、资源优化配置和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等三方面前沿性科学问题为重点,探索粮食丰产增效、低环境代价的可挖掘的潜力、关键调控机制和技术途径,为关键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赵明说。
  “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突破生产共性关键问题为核心,从良种良法配套、信息化精准栽培、土壤培肥与耕作、灾变控制、抗低温干旱、均衡增产和节本减排等关键技术为重点,创新可持续丰产增收和环境友好的关键技术,为技术集成提供核心技术。”
  “区域技术集成示范以构建规模机械化现代新型技术模式为核心,以三大平原13个粮食主产区5种植模式 (东北春玉米、东北粳稻、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长江中下游稻麦和稻作,其粮食总产占全国的75%左右)的‘三区’建设为重点,基于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进行集成与示范,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在1.87亿亩面积上的丰产与增效的协同发展。”赵明进一步介绍。
  专项的具体指标为:(1)实现丰产增效目标协同:单产新增5%,肥水效率提高10%,光温资源效率提高15%,生产效率提高20%;(2)推进粮食主产省“三区”建设:每个项目实施省建设万亩核心区、50万以上亩示范区、500万亩以上辐射区,“三区”总增产2,300万吨以上,增加效益320亿元以上;(3)稳步提升现代化生产能力: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高产高效协同、生产生态兼顾,形成高度规模机械化、信息标准化、精准轻简化水平的粮食作物生产体系。创新关键技术50套,物化产品40个,技术规程20个,模式25套。(4)提升创新能力:在理论水平、关键技术、区域示范和现代化4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表高水平论文200篇以上,出版专著10部。
  据了解,本专项包括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三方面内容,根据专项研究任务的顺序性和紧迫性,拟优先启动涉及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两方面的10个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