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201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日期: 2015年01月10日 15:18      
【字号:

    2014年,中国地震局深入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指导下,全面落实“十二五”《地震科技规划》。在年初全国地震局长工作会议统一要求部署的基础上,专门组织召开地震系统科技工作会议,传达中央精神,明确近期工作思路,对年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加强战略规划研究,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深化开放合作交流,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科技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一、2014年地震科技工作主要进展
    (一)规划落实与预研。完成“十二五”《地震科技规划》中期评估。规划整体执行情况良好,已落实科技项目66项,规划对科技工作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得到体现。根据业务工作需求对规划项目库进行了适当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工作的需求导向作用。
    启动“十三五”地震科技规划编制。对《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落实情况进行系统总结,编制了《地震科技近期重点突破方向》研究报告,确定了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技术等6个方向作为近期3-5年地震科技发展重点,力争取得快速突破;配合科技部完成防震减灾领域技术预测,提出了“地震危险性多概率全频段评价与地震灾害情景动态构建技术”等8个方向,作为未来5-10年技术发展重点。完成“十三五”地震科技规划编制预研,编制了规划草稿。
    (二)完善科技项目管理。以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为重点,深化项目全过程管理。一是改革立项方式。针对基础性、应急性和培育性三类项目不同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评审方式和评价指标,首次在行业专项中引进培育性项目并公开招标。继续推行财务与业务联合评审,提高项目科技创新性和业务针对性,优化预算编制。二是推进成果后评估。对133个已验收项目进行后续成果产出和应用跟踪评估,编制《中国地震局科技项目成果后评估办法(试行)》,在加强立项论证、强化过程监督、严格规范验收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深化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规范科研项目后评估工作,强化后续成果产出应用。三是加强成果宣传推广。编制了《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成果汇编》,对2007年以来已结题验收的117个项目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得到成果应用部门和单位好评。
    (三)重大项目成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生命探测与搜索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等5个在研项目获得专利授权23项,完成国家标准3项,研制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等32项。发表科技论文301篇,出版科技著作3部。提出了特大地震宏观震源模型参数及综合考虑盆地效应、地形效应和场地效应的工程性评价方法,在重大工程抗震设防避险中得到应用;编制了《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和《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仪器》行业标准,为全国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提供规范指导;开发了应急测绘航空遥感数据实时获取及机上处理系统,在云南盈江、鲁甸和景谷地震等地震应急中得到应用;发展的地震分析预测若干实用技术已应用于震情趋势会商。
    科技基础性工作。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2010.0年代中国地磁图编制”通过验收,获得的观测数据和成果图件在服务地震科研和业务工作的同时,还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参测绘导航局和民航空管局等部门进行了共享。“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项目获取了南北地震带南段地壳与上地幔的精细三维速度结构模型、介质物性模型、介质的应力状态及变形的分布,建立了该地区强震深部孕震环境的动力学模型,相关数据及成果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基础数据,并为云南盈江、鲁甸地震的震情跟踪、震情趋势判定、地震应急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芦山地震科学考察。通过大量艰苦野外工作,获取了芦山震区人工地震剖面探测等9类科学数据,产出了12种科技产品,查明了芦山地震发震构造,定量讨论了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多种手段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的龙门山南段和鲜水河南段的地震危险性,深化了此次地震成因过程机理认识,为区域年度地震危险性判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录制的《追缉芦山地震的“肇事者”》科学纪录片在2014年5月12日在中央科教频道播出,面向公众宣传地震科学知识。
    (四)开放合作交流。高铁地震安全合作。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完成了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及紧急处置顶层设计,明确了我国高铁地震监测预警及紧急处置技术路线,在预警关键技术方面取得进展,研发了铁路局中心系统、车载地震紧急处置装置等相关配套软硬件,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在福厦、成灌线开展了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现场试验。
    地震科技协同创新。与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广州大学、哈工大等联合分别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中科院、北京大学等国内相关科研机构进行地震科学前沿探索,统筹全国优秀科研力量,开展防震减灾关键科技问题联合攻关。
    科技信息化建设。将我局科技工作统计年报、大震科学考察成果报告、科技项目结题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录入地震科技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上公开,展示科技成果信息、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将科研人员信誉档案录入数据库并网上公开,接受监督。
    科学数据共享。印发《人工地震科学数据汇交与共享管理办法》、《地球物理场流动观测数据汇交与共享管理办法》建立相关数据共享平台,规范数据汇交和共享,提高数据使用效益,扩大科技成果产出。
    国际合作交流。积极配合国家外交战略,推进地震科技国际合作交流。配合习近平主席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完成援萨摩亚地震监测台网移交和年度运维;签署中国-希腊地震灾害防御合作、中国-捷克应急救援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地震科技合作协议;确定中美下一阶段合作研究重点领域,成功举办东亚峰会地震应急救援演练项目,启动中国全球地震监测台网预研工作。
    二、2015年工作设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实施科技创新驱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活力,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提高地震科技对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一是强化需求目标导向。二是坚持服务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三是狠抓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资源配置、提高科学管理重点任务。四是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础性工作、科技服务方面取得新成效。
    (一)谋划十三五发展。围绕地震科技发展与改革的关键问题,开展地震科技发展和科技政策战略研究,完成重点领域的科学前瞻和技术预测,确定地震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完成十三五地震科技规划编制。
    (二)优化科技创新平台。试点组建2-3个局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地震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研发和推广。加强8个局属重点实验室建设,结合地震行业特点,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部分地震台站作为重点实验室的野外基地,使重点实验室更加贴近防震减灾工作第一线。围绕“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等6个近期重点突破方向组建创新团队,开展集中攻关。
    (三)细化科技分类评价。一是开展研究所试点评价。根据研究所主要发展方向,对其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事业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引导研究所围绕防震减灾急需关键科技问题开展攻关,提高科技支撑引领能力。二是细化科技项目考核评价,对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采取不同的考核指标,基础研究类项目侧重高水平创新产出和同行评价,应用研究类项目侧重技术创新实用和用户评价。三是完善科研人员个人评价,突出成果在科研人员职务评定中所占比重,逐步改变重投入轻产出的情况。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升级地震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突出监督和服务功能,实现科研项目立项、科研经费配置、科技项目验收和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成果和创新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实现与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五)促进成果推广转化。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等成果进行梳理,召开成果推介会,实现成果提供和需求双向对接。积极推广减隔震、地震预警、生命线工程地震自动处置等相对成熟技术在铁路、住建、水利、核电等行业的应用。
    (六)深化国际合作交流。配合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与东南亚、中亚等国地震监测台网合作建设,做好全球地震台网预研,完成援建肯尼亚地震台网项目台址勘址和相关技术培训,扩大海峡两岸联合地震观测,加强在地震前兆观测和地震预报方面的合作研究,积极推动地球物理场、地球形变场等学科项目的联合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