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发送]  [关闭窗口]     

自主创新榜:做中国人自己的无线通信系统--信威SCDMA的10年创新之路



    标准滞后和“空芯化”,一直是我国通信制造产业的切肤之痛。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SCDMA技术的诞生,开创了无线通信领域“中国创造”的先河。经历了“十年磨一剑”的原始创新之路,SCDMA打破了国际无线通信产业20年的垄断,开拓出了一片飞翔着中国电波的壮丽天空。

    技术创新,奠定基石

    1994年,两位海外学子———陈卫和徐广涵自己掏腰包,在美国成立了一个名为CWill的公司。他们立志:“一定要做中国人自己的无线通信系统!”1995年,在我国著名通信科学家李世鹤先生的帮助下,CWill与邮电科学院合资,在北京成立了信威通信公司。那正是西方无线通信技术在全球大规模扩张、本土企业忙于跟踪之际,选择原始创新这条坎坷之路,需要莫大的勇气。

    信威人坚持原创技术之路,一走就是10年。

    1996年,SCDMA问世,它是中国第一个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通信技术,从基站到终端,再到每一个元器件及关键芯片,都是信威人一点一点攻下来的,不用给国外厂商交一分钱的专利费!今天,信威在SCDMA上拥有国家已批准和待批准的核心发明专利61项。

    信威自主开发的两大系列产品,一是“大灵通”,适用于人口稠密的城市;二是“无线村村通”,适用于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

    与风靡一时的无线市话“小灵通”相比,后起的“大灵通”拥有众多鲜明的个性和新功能。对消费者最具吸引力的,是它即使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也不掉线,而且通话效果相当清晰。低辐射是其另一亮点。“大灵通”的发射功率甚至小于家用无绳电话,因而对人体辐射非常小,对城市环境的电磁污染也少得多。因此,2005年9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授予它“绿色之星”的称号。

    “无线村村通”是信威专为农村通信设计的一种新系统。偏远的农村地区之所以成为“信息孤岛”,原因在于传统的有线建网方式成本过高,每线需要至少3000元至4000元,维护成本一年每户400元,农民付不起钱,电信收不到费,成了赔本买卖。而信威的“无线村村通”系统,每线只要400元,维护成本一年每户只需50元,性价比相当好。而且它的信号绕射能力很强,一般山区一两百米的山峰,都可以轻松绕过去。基站的覆盖面积大,有的县建设一个基站就可以覆盖所有村庄。结合农村的实际需求,“无线村村通”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例如,在电话终端上加载话费立显功能,每次通话后计费,能方便农民以公用电话的形式创收。

    “大灵通”和“村村通”大规模产业化后,信威公司又在SCDMA标准体系上进一步开发出了崭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产品McWiLL,不需要铺设光缆,就能同时实现宽带上网和打电话。

    依托市场,找寻生命力

    坚持走技术原创之路,奠定了信威成功的基石。但信威人清晰地认识到,技术的生命力来自于市场。为了寻找市场,漫长的10年间,他们经历了艰辛的“三落三起”的历程。

    信威初入市场之时,移动通讯市场已经没有什么机会,只好靠为一些装电话难的地区提供固定网络的无线接入赚取一点儿初装费。但1999年中国电信取消初装费后,这个商业模式被釜底抽薪,信威遭到第一次挫折。

    公司一度重振,但2000年初再次跌到谷底:由于领导班子不稳定,研发人员流失一空。

    总经理陈卫回忆说,“这个时候,大庆油田的专网项目让我们绝处逢生。”大庆石油管理局通信公司是个“敢吃第一只螃蟹”的用户。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全面采用欧洲的GSM系统,而市话无线市场则全面采用日本的PHS系统(“小灵通”)。大庆通信公司出于对自主品牌的支持,坚定地选用了当时尚未成熟的SCDMA布网。

    2000年3月,陈卫再次挑起信威大梁,没有工资,也没有任何“待遇”,招兵买马,重新起步。经过艰苦的“百日会战”,大庆专网终于建成了。可是,在试运行中,网络却出现了许多在实验室中无法想象的问题,经过一次又一次改进,他们终于博得了众人刮目相看。

    SCDMA在大庆的成功引起了公网运营商的注意,相继在宝鸡、成都成功组网。同时,信威在农村也迎来了一个更大的机遇。随着信息产业部“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开展,SCDMA被确定为“村通工程”首推制式。尽管如此,这期间信威还是一度出现了第三次跌落,那是因为运营商调整采购计划,大幅度削减订单造成的。但已经度过了技术创新婴儿阶段的信威,如今正依靠自主技术的优势在更高的起点上寻求“翻身”。

    谈起这10年的成长,信威人对大庆、网通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不能在实验室里建起高楼和大山来检验它的好坏,是这些敢于承担风险的运营商,给了我们在市场应用中改进的机会。”

    中国标准,实现腾飞

    如今,从市场困境中突围而出的SCDMA,已开始在市场上焕发强大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当地所有的固定和移动通信系统全部被毁。信威的工程师带着设备抵达斯里兰卡灾区,只用了3个小时,就建好了覆盖整个灾区的无线通信应急系统。

    海啸救灾中的出色表现为信威打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在科伦坡电信网络竞标中,信威的SCDMA击败所有对手一举中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评价说,“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凭借核心知识产权技术而不是低廉的产品价格,在国际电信竞争中获胜,是自主创新的‘中国标准’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电信竞争的首次胜利!”目前,SCDMA已经在斯里兰卡、南非、蒙古等多个国家大规模建网运行,这是“中国标准”在国际竞争中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2004年2月,信威产业合作伙伴深圳普天凌云SCDMA终端生产线落成,SCDMA开始启动了产业联合的进程;2004年8月,SCDMA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截至2005年12月,已有26家企业加入,从芯片、软件到终端,涵盖了SCDMA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目前,SCDMA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城市无线通信领域,到2005年底,在网用户超过300万,其中四川省SCDMA单网用户已突破百万,标志着SCDMA技术已完全成熟,足以承载大规模业务应用。

    在农村通信领域,到2006年初,中国已有10000个村庄通上了SCDMA电话。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面,大庆油田利用SCDMA通信系统实现了对大庆800多口油井数据的实时采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截至2005年底,SCDMA建网省、区、市达23个,网络覆盖116个城市,网络容量达到1000万,在网用户超过300万;下线的中国芯终端超过100万———这都展现了SCDMA广阔的发展前景。

    SCDMA的下一代————McWiLL不仅在各项技术指标上处于全球领先位置,而且其商用进程领先于英特尔开发的WiMAX,已在澳大利亚应用,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部署。2006年将在国内步入大规模商用。

    三落三起,九死一生,信威人以“中国创造”的自主知识产权凝聚成了强大的力量,把“做中国人自己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经济日报)


相关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发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