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技兴县(市)工作情况汇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日期: 2009年12月03日 10:07      
【字号:

2009年11月26日

    被誉为美丽的芙蓉国的湖南,北枕长江,南邻广东,地处洞庭湖以南,湘江贯通南北,境内东南西三面环山,全省辖域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846万人。湖南省地级行政区单位14个(包括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县级行政区单位123个。湖南2008年生产总值为11,156.64亿元,占中部六省的17.7%,居中部第3位。2009年,前三季度湖南实现生产总值8382.07亿元,增长13.1%,成功避免了经济增长的过度下滑,总体形势企稳向好。
    按照科技部统一部署,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建设,提升了县(市、区)科技进步水平,强化了科技进步对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工作
    通过科技进步考核,我省科技兴县(市、区)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一是科技进步效绩进一步提升。通过对自愿申请考核的90个县(市、区)的统计分析,与2007年相比,2008年县市区的工业增加值增长30.4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0.69%,万元GDP能耗下降了7.79%,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05%、19.44%、5.8%,每十万人专利申请数增长66.3%。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由1.08%提升到1.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增长52.3%,获得省科技厅经费额增长36.6%,获得国家科技部项目数增长71.6%。
    二是科技进步工作特色进一步突出。县(市、区)科技进步工作越来越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和关注民生问题,涌现了一大批科技进步工作特色鲜明的县(市、区)。例如,长沙县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醴陵在陶瓷产业提升方面,浏阳在促进烟花产业创新方面,冷水江市在发展新材料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方面,湘乡在节能减排和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沅江在苎麻和造纸产业减排方面,资兴在淡水鱼产业化发展方面,祁阳在茶油产业化发展方面,龙山在培育和发展百合产业方面等等,探索出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培育了一批有区域特色、有竞争能力强的科技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三是抓科技进步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各县(市、区)围绕建设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根据各地实际出台了强有力度的政策措施,无论是科技管理机构配置,还是地方党委政府抓科技进步的力度都比以往有显著的增强。如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化的暂行规定》及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并将科技进步考核扩大到9个区县(市)党委政府和12个科技园区,考核结果直接与区(县、市)和园区领导干部的政绩挂钩。2008年长沙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94%,接近创新型国家2%的标准,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达到2.39亿元。
    我省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取得优良的成绩,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市、区)科技进步工作。例如,对于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对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进行奖励,并在全省科技大会上由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授牌,极大地激发了各个地区的积极性;二是省科技厅加大了抓科技进步工作的力度。科技厅把推进区域科技进步与科技计划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将科技进步考核结果纳入申报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的评审指标。针对长株潭地区和环洞庭湖区域的节能减排问题,启动了5个节能减排重大科技专项和1个节能减排平台项目,培育了一批节能减排科技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通过专项支持,推动浏阳、醴陵等科技进步示范区加大科技进步力度,推进优势产业升级,等等;三是县市区党委政府对创建科技进步县(市、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今年申请考核的县(市、区)达到123个,比上次考核增加一倍。通过初审进入专家评审环节的县(市、区)达到90个,比上次考核增长63%。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不仅是要求通过考核,而且要求评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的数量进一步增多。
    二、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
    (一)基本概况及开展的工作
    我省现有浏阳、醴陵两个科技进步示范区。浏阳示范区面积5008平方公里,人口138.03万。近年来,该市全面实施《湖南省浏阳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2005—2010年)》,基本竞争力首次挺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第92位。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187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5.30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6877元和7887元。醴陵示范区总面积2157平方公里,总人口96.90万。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17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1.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4422元和6773元,荣获全省“经济强县”称号。
    2008年,浏阳和醴陵两市严格按照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示范标准,充分利用区域科技资源,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面“三促”,搭建产业化平台。“三促”为:政策促研发,专项促合作,平台促转化。一是从政策上给予了扶持。如浏阳市制定了《浏阳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浏阳市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浏阳市乡镇街道专利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醴陵市制定了《扶持工业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等,建立了促进科技进步的激励机制;二是加大产学研合作投入和奖励工作。如国防科技大学与醴陵泰鑫瓷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湖南农业大学与家秋现代智能育苗公司成为了合作伙伴关系。醴陵市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鼓励知识产权进行转化,华联、泰鑫、港鹏、安沙尼等企业的专利100%都实现了产业化。
    2、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区通过知识产权创新工程,促进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对接,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加大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与速度。如浏阳示范区2008年安排了453万元,重点培养和支持了一批专利试点企业、试点乡镇。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项目已经获批,申请专利359件,同比增长35.47%,2008年调节专利纠纷6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3、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主导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如醴陵市财政安排了500万元设立了产业集群发展基金,加大对陶瓷和烟花两个特色产业支持力度,开展了花炮产业的安全药物研发和花炮机械研发使用、陶瓷产业的节能窑炉改造和余热利用等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竞争力较强的产品。
    4、积极搭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醴陵市建设了醴陵科技信息网、陶瓷花炮专利信息平台等服务平台,全市有512家企业在网上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2008年浏阳市投入了40多万元,创建了“浏阳科技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有300多个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平台上运行。此外,浏阳市还组建了长沙浏阳花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奥运会主题礼花弹艺术造型等7个项目的研发,烟花爆竹用高氯酸钾关键指标的测定等21个烟花爆竹国际、国家标准已申报立项或正在制定。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浏阳市的生物医药园加强了专业型中试孵化基地建设,启动了实验动物中心、中试线等孵化设施建设,成功孵化12个项目。
    (二)建设与发展效果
    示范区科技工作通过政策突破、科学引导、项目提升、氛围营造等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优势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08年浏阳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4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56.2亿元。花炮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100.73亿元,花炮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陶瓷企业完成产值120.5亿元,上缴税收3.23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7.3%,两大产业解决了全市25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008年醴陵市全市共有16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高新技术产品2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了21%以上。
    二是科技进步对民生领域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醴陵市通过加强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在天然气利用、污染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蓝天工程计划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如在天然气推广利用企业达到100多家,二氧化硫排放率仅为2%,烟尘、煤渣的排放几乎为零,节能率达到15%以上,产品合格率普遍提升10个百分点。浏阳市通过推广应用一体化高效低能城镇综合污水处理技术、多功能生物活性垫料养猪零排放及配套技术、新型缓流式污水处理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科技进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浏阳市通过“科技特派员+科研推广服务机构+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立了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有机茶叶等7个特色农村产业基地,有133个乡镇村、户被评为先进示范单位。醴陵市通过建设名优茶叶生产基、药用大豆种植试验基地、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等项目,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科技兴县(市)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资金短缺制约科技创新活动,产学研结合有待加强,科技进步考核和科技兴县市工作的外部影响度有待扩大。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科技部加大对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市、先进县(市、区)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奖励力度,提高表彰奖励层次,通过表彰奖励提高社会影响力;二是建议科技部加大科技进步考核先进(示范)县(市、区)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计划支持获得科技进步考核先进(示范)县(市、区)的科技创新活动;三是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对获得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市、先进县(市、区)及先进个人,要充分利用中央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科技进步考核和科技兴市县工作在全社会中的显示度和影响力。通过加大奖励、支持和宣传等措施,把科技兴县市工作打造成为科技部支持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品牌,成为提高基层科技工作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地位的重要窗口,成为科技支撑县(市、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