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科技兴县工作汇报 长沙县人民政府
日期: 2009年12月03日 10:06      
【字号:

 2009年11月27日

    近年来,长沙县紧紧围绕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科技工作致力“整合投入资源、着力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科技兴县的初步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长沙县基本情况
    长沙县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近郊,从东、南、北三面环绕长沙市区,地处国家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核心地带。全县行政面积1997平方公里,总人口78.8万。黄花国际机场坐落境内,交通十分发达。
    2009年1-9月,全县实现GDP295.7亿元,同比增长16%;1-10月,完成工业总产值725亿元,增长17.7%;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亿元,增长7%;完成财政总收入42.8亿元,增长22.8%。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6887元和7885元。在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长沙县排名第34位。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二、持续增长的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强大保障力
    科技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通过建立长沙县科技兴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宏观管理,整合行政资源;健全各级科技协会,强调要素互补,统筹社会资源;制订规范性支持科技发展的系列文件,公平科技发展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基本理顺了科技投入及监管机制,初步形成了县乡(镇)、部门、企业紧密联系、互动互进、平衡发展的和谐格局。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我县按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县本级科技发展专项经费按财政决算支出的1.3%列支递增。根据这一制度,近两年来,共支出科技发展专项经费9240万元,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近10亿元。初步建立了以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全社会科技投入相跟进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民众科学素养不断提高。我县始终坚持把科普工作和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作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各式各样科技宣传活动,实用技术培训、小创造小发明竞赛、生产劳动比武等实践活动,不断健全科普网络和设施,2008年人均科学技术普及支出达2.06元,有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投入重点不断突出。我县根据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导向,确定了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电子与信息、节能环保、农业新技术等产业为重点支持产业,全力培育汽车及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支持促进新型工业化项目。今年1-10月,我县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及电子信息三大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72.7亿元,在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实现了27.1%的增长,彰显了长沙县打造“全国工程机械之都”和“湖南汽车走廊”的宏伟目标。
    三、建设创新平台、加快科技进步是科学发展的强劲推力
    搭建了科技创新的新平台。近年来,我县注重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保障政府科技公共服务机构经费,在大力引导企业建立自己的创新服务机构同时,引导区域内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多个企业技术中心共同参与新产品开发、试制,组织成果鉴定和新技术应用,实现了产业研发和发展的优势互补,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目前,全县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构)44个,其中3个国家级中心、15个省级中心、26个市级中心,拥有科研人员12000多人。
    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新体系。我县强调用工业化的办法发展农业,实现县域内“南工北农”的产业分工,以科技支农促进科技推广,加快农业发展。至目前,已有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110个,拥有人员1507人。近两年,完成试验示范推广项目150多项,其中获得省、市以上奖励45项;建立了水稻、辣椒等两个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引进推广新品种46个、新技术50项;建设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2个,农业科技入户率达95%。全县种植业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养殖业产品的优质率达80%。
    形成了科技创新的新品牌。我县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为契机,鼓励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展现了地方工业文明特色。至2009年9月底,全县国内专利申请总量达3190件,授权量达2822件,居湖南省县(市)前列;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比例占总量的30%,企业申请占90%,职务发明申请占90%;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湖南省著名商标51件。
    集聚了科技发展的新人才。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的支撑。一方面,我县建立完善了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近两年来举办大型招聘会10余次,共为300余家企业引进3000多名各类人才,基本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今年,我县引进国家“211”工程等为重点的人才500余人,作为企业人才储备库,缓解企业高科技人才不足压力。另一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实施“再教育工程”,全县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四、致力成果转化、支撑产业发展是兴县富民的强健动力
    密切了产学研结合。我县充分利用临近省会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的良好环境,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全县共有近100家企业先后与国内6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产生和转化科技成果3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专利1000多项、获得政府奖励50项,开发新产品162个。我县同心实业有限公司和湖南大学联合,建立了湖南省汽车车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汽车车身的模具制造研发,使产品技术含量、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科技助农直通车”、“科技入户”两大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两年来,全县每年转化的科技成果和推广的新技术都在于200项以上,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
    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近两年来,我县通过247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成功积累了县域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全县应用技术类成果率达60%,其中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率达到80%左右,成果转化累计年增收入5.47亿元。如我县“湖南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项目运作两年来,共吸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110家,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0亿元。形成了整车生产带动、零部件生产配套及研发的产业集群。对县域内的模具、涂料、铸造、材料、工具、玻璃、三产服务等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形成了约10亿元的市场。
    壮大了农业产业化龙头。全县共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省、市农业科技特色产业基地7个。如“湖南省(长沙县)百里茶廊有机茶科技特色产业基地”项目,两年来共投入建设资金近2亿元,完成重大科技计划项目5个,推广了茶园“测土配方施肥、频振式杀虫灯”等先进实用技术;总面积已达85951亩,2008年销售加工干茶35221.9吨,销售收入51150.06万元,出口创汇1521.5万美元。基地已被认定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其产品“金井”牌白露茶 获得国际(瑞士)有机茶认证。
    加快了高科技产业发展。我县突出以科技创新引导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引进和重点扶持高新技术项目。全县有高新技术企业69家,近两年来,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共承担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63项,形成专利720余项,有48项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至2009年9月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34.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5%。
    五、长沙县下段科技兴县工作思路
    实施三大战略。实施引进创新战略,引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强“政、产、学、研、金”结合。实施园区带动战略:以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以6个工业园为羽翼,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专业园区建设,延伸产业链。实施专利实施战略:引导原始技术创新,鼓励申请发明专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构筑三大体系。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提前介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开发、技术对接,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筑以市场运作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化、功能化为主的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构筑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突出三个重点。突出支撑支柱产业发展。突出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突出培育特色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