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融合到底有多难?
日期: 2012年07月19日 10:00      
【字号:

歌剧《图兰朵》美轮美奂的舞台场景

中央歌剧院的《绿色畅想》采用环保的高科技舞美,营造不同的场景

 

  编者按
  进一步促进科技与文化在各个层面的深度融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对于这二者的融合,充满诗意的期待和预言是“两粒种子,一片森林”。但实际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却并不顺畅,有人担心过分依赖高科技会迷失文化艺术的本体创造……文化与科技融合到底有多难?应该从哪些方面突破?本报近日走访了中央歌剧院,探究科技怎样让舞台更缤纷。
  1.提出需求 艺术想象力是灵魂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献给祖国母亲60周年华诞的礼物。如何能让这部举国制作的演艺大品牌走入寻常百姓中?中央歌剧院决定让《复兴之路》“瘦身”巡演,将原来3000名演员压缩为200人,却没有影响演出效果,原因何在?仿真模拟、高保真视频等现代舞台美术技术,再现了宏大场景,也更易和观众互动……这样的改编,得到《复兴之路》主创人员的认可,还签下了6000万元的大单,一年巡演100场。
  像《复兴之路》一样,近些年,每一次重大活动和演出,都是艺术家提出创作思路和艺术效果,推动中国舞美技术走向的一个个新的高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既让世界“惊艳”中国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中国的舞美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分秒不差的大脚印烟花、巨幕卷轴、鸟巢碗沿的无缝对接……虽然已是三年多前的事,人们还记忆犹新……这就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魅力。
  而中国实景演出的创始人梅帅元,一年一部实景作品,共创造了8个全新的旅游文化项目,均从当地的文化中找到主题,提出创作思路,同时融合先进的科技表达方式,可以说每一台作品都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物,取得了艺术和市场的双丰收。
  在大型活动和演出中,这些舞美的“塔尖”,中国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只要是艺术家想象得到的,技术就能千方百计地去实现,让艺术想象之魂在舞台绽放,有的还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然而,在整个舞美领域上,我国基本还处于“刀耕火种”或“钉子工程”作业方式。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直言中国舞美的现状:“舞美的作业方式和装修队差不多,无数的小包工队在承揽着地方与国家的各项演出工程,处于无标准、无认证、无价格体系的混乱局面。”
  据文化部文化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国2011年的演出市场,各类大小演出场次共计155万场,上规模的演出上万场,产值高达300亿元以上。其中,舞美方面消耗的人力、物力、成本就占据了整个费用的50%以上。要表现“天安门”就要搭个天安门,要表现城墙就搭上一段城墙,工艺笨重,运输拆装耗工耗时,而且循环使用的周期短,不绿色也不环保。
  传统的布景制作成本高企、效果不佳,也严重制约了戏剧艺术的普及与推广。专家认为,舞美的产业化、规模化势在必行,应以新的发展方式推动舞台艺术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让更多的资源和资金用于艺术家的创作,打造更有想象力和艺术性的作品。
  2.实现突破 技术集成是核心
  歌剧演出中常使用的一个技术是追光,要把灯光打到演唱者身上,突出演员。原来追光时,灯光师站到最高处,危险性大,还要浪费时间去排练,当灯光师哆哆嗦嗦瞄不准时,极容易出错。而引入成熟的GPS定位技术,在演员身上装入传感器,演员走到哪里光就自动跟在哪里,不仅精准,还节省了不少时间和人力成本。
  其实,许多技术已是成熟技术,核心是要将智能化、集成化的思路植入舞台,从而实现艺术家的想法。中央歌剧院在原创歌剧《辛亥风云》的舞美环境中,就大量采用投影技术营造环境,可以瞬间让舞台背景由一个小洋楼变为七十二烈士的黄花冈,大面积的投影产生出满地黄花的悲壮效果,令人动容。
  还有许多成熟技术已在别的行业广泛使用,却不能迅速进入舞台,是怎样的力量阻碍了科技装扮舞台?中国歌剧院文化产业中心主任杜锦分析,原来舞美的“小作坊”有其自身的市场和产业链,从设计、制作到导演都有“势力范围”和利益划分,采用新的技术必然冲击原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其次,随着行业和专业的划分,各专业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行业的鸿沟逐渐拉大,科技和艺术领域的专家“隔行如隔山”,对彼此的领域学习不够、探索不足,必然加大融合的难度。
  舞台是个集成的系统,集艺术创作、音乐、服装、灯光、音响等多方面于一体。一出剧中有众多的场景与氛围转换,为了不出差错,这些系统和环节就要不断磨合,需要时间合成连排,演出成本十分高昂。
  中央歌剧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央歌剧院数字化舞美工程联合实验室,试图通过集成创新,借鉴其他领域的成熟技术,攻克与艺术融合的难关,探讨演出舞美的变革。由他们开发的、被列为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数字化舞美科技应用研究》和国家级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模块化歌剧舞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就是要研究解决舞台的智能化总控问题,让灯光、舞美、大幕的各个部分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得到提升,省事、省时、少差错,压缩编排时间。
  “引入数字化舞台技术后,未来的戏剧舞台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舞美工程联合实验室负责人预言说,人们将在舞台上看到艺术与科技的高度融合的表演体系,既可以高度逼真地虚拟演员的形象,又能使得表演的内容交互可参与,使观众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3.完美融合 复合性人才是关键
  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身兼数职,是指挥家,也是剧院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可谓名副其实的“复合性人才”。俞峰很重视艺术和科技的结合,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他认为:“文化与科技的跨学科交流,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形成新的素质,艺术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关注科技进步。”
  前段时间,北京市的科技周上有一群特别的观众,他们是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他们每个馆都认真地看,了解科技最新的发展,去寻找可以为艺术融合的技术和灵感。俞峰对这次科技周上看到的“海上平台”技术念念不忘,又储备了一个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介质,“这相当于一个人工岛,以后有海面的表演时,可以用它当一个支点。”
  “文化与科技融合关键要有人去做、去尝试、去实践、去把一个个想法变为现实。”俞峰深有感触地说,融合需要有智慧和思路,去打破学科界限,找到新方案,这样不断学习、想象、发现、借鉴、贯通,就会像化学反应一样,不断碰撞出新创意、新项目,以前想到做不到,现在想到也能做到。为了更好地做好艺术服务、做强文化科技,中央歌剧院注重舞美艺术的科技能力的培养,专门请了数字软件应用、智能控制等方面的高科技专家来讲课,培养文化科技人才,训练他们善于联想和融合的思维方式。
  4.产业延展 拓展运用靠创意
  就像军事上的许多科研成果可以转换为民用的一样,舞台演出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广泛运用,把舞台景观变为城市的景观。现在许多城市要“亮”起来,但“亮化工程”中,部分建筑照明缺乏艺术性、杂乱无章,既造成了光污染,也不利于节能减排。中央歌剧院将在一个城市做出“样板房”,把城市当作一个大舞台,通过艺术家的参与,产学研结合,把城市的雕塑、灯光、景观融为一体,为城市营造艺术的氛围,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横向联接了科技、文化、经济三个纵向垂直的链条——中央歌剧院依托自己的舞美领域的科技文化实力,未来的产业化增长点是向全国提供艺术服务。他们希望,用创意把艺术的审美贯穿和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城市街景艺术、广告设计理念、包装艺术、游戏情趣,把人们内心的精神需求挖掘出来,实现生活艺术化,追求幸福感。
  为了促进自己研发的技术在更广阔的领域应用,中央歌剧院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把自己研发的新技术申请专利,并在公开市场挂牌交易,让文化与资本、企业对接。俞峰说,这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文化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由“上门讨饭吃”、“等米下锅”、“东拼西凑”的解决资金问题变为专业化、市场化运作。
  技术在手、创意由心,从舞台扩展到城市生活,把对美、对艺术的追求放大到城市,生活因此而更精彩。
  
链接
  舞美科技产业化发展前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高科技数字化舞美科技应用研究的方向是当今国际艺术科技领域发展的前沿,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将声、光、电、形、影、音等高新技术融为一体,将数字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文化艺术创作工具,将电影、动漫艺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舞台场景实现在舞台表演中,实现舞台全方位智能化控制能力提升,已是舞美科技产业化的现在进行时。
  针对在虚拟和现实混合空间中,人机交互和可视化问题,通过提供感官符合的视觉效果和虚拟交互能力,提高表演制作能力,增强数字表演的艺术表现效果,在现场表演中真正实现“虚实结合、虚即是实、实即是虚”的境界,从本质上增强数字化表演的艺术表现能力。利用三维数字投影系统,实景虚拟影像的结合及全虚场景的利用,因不受场地空间因素的限制,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来自由调节舞台空间,表现效果更为优美、逼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带给观众一种融入体验式交互真实感。
  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更不需人们佩戴任何偏光眼镜,在完全没有束缚的情形下,可以尽情观看3D的幻影立体舞台特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使表演更具有强烈的纵深感。
  在不远的将来,在强大的实时计算平台的支撑下,现场表演与视频、全息舞台、灯光音响系统互连、高效实时智能呈现;创意编排全程数字化、系统化;网络剧场与现场演播厅实时三维虚拟交互转播;导演系统、舞美视频、仿真技术三方面将更加融合。共同提高数字表演的智能水平已成为现实,多学科融合的数字表演技术体系将不断丰富完善,将更好地服务于文艺演出、数字电影、动漫在内的数字舞美科技产业,将大大修正弥补传统舞台、道具、布景制作、表演方式的缺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