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时政要闻 > 要闻
应对金融危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访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万钢
日期: 2009年03月09日 17:09      
【字号:

  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提出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重点”,全面推进科技工作向纵深迈进。

  他进一步解释说,何谓“一个中心,两个重点”,即“结合当前形势,重点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中心任务,紧紧抓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这两个重点。”“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概括起来就是36个字,即加强重大专项、支撑产业振兴、发展高新产业、支持企业创新、深入基层服务、促进人才建设”。面对记者的提问,万钢这样回答。

  实施重大专项与扩内需、保增长相结合

  万钢表示,《规划纲要》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能源等国家战略性产业,投资规模大、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到2020年,重大专项总投入将达到1万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超过5000亿元。

  重大专项的实施如何与扩内需、保增长紧密结合一直是万钢部长考虑的问题。“重大专项的实施,不但对于培育和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产业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实施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带动新产品的开发、产业技术升级,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催生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对于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将起到直接的作用。这是体现‘治本’的重大举措。”

  万钢认为,“关键是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多年来自主创新形成的成果,筛选出对当前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最具影响,已有较好基础的攻关任务,加快实施,力争早出成果、快见成效,努力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科技支撑与产业振兴、企业创新、产业集群相结合

  “当前科技支撑的着力点就是要有效支撑和服务于中央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和十大规划的实施。首当其冲的是尽快把已有的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用起来,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经过各类科技计划的持续支持,在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大批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加快已有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产品的转化和规模化应用很有基础,释放多年技术创新成果所积蓄的能量,是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最直接的措施。”万钢说。

  如何促进重大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万钢指出,“一要加快推广应用一批能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加大产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力度,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二要发挥转制科研院所的作用,选择一批转制院所,作为产业振兴的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联合行业大型骨干优势企业和高等院校,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和竞争前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

  对于如何保护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小企业、高新产业,万钢说:“我们将启动技术创新工程,加快推进,综合运用政策、投入、金融、服务等多元化的支持方式,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整合现有资源,形成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二是面向重点产业,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在此次金融风暴中,高新区也受到了冲击,但相比全国情况,增长依然平稳强劲,仍保持18.6%的增幅。有些产业如动漫、游戏、软件、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呈现出逆势上涨的趋势。科技部要充分发挥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信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支撑区域经济增长。”

  实施民生科技工程,发展现代农业技术

  万钢在采访中表示,改善民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民生科技工程,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有利于科技成果惠及大众。“一是实施改善人居环境科技行动。结合拉动内需的相关民生工程,大力推广节能省地宜居住宅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投资项目科技含量。二是继续实施全民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加快研发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生态修复重建技术。三是加快推进全民健康科技行动。重点在基层和社区卫生系统,推广新型数字化医疗技术和设备。四是加快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加大公共安全科技支持力度。”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扩大国内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万钢部长说到这里语重心长,“我们要加强城乡科技统筹,引导科技资源和要素向农业农村转移,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一是继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二是加快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启动实施农村科技创业行动。”

  组织动员科技人员面向经济建设,面向企业开展创新创业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70%以上的科研人员在企业,如何调动和激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我们首先要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建立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还要利用科技中介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搭建科技人员与企业双向选择的信息交流平台,形成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此外,要从科研院所和高校选派一批科技人员进入企业,研发技术、开发产品。特别是鼓励科技人员带技术、带产品进入企业推广应用。最后,还要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无形资产入股等方式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对记者的提问,万钢这样回答。

  万钢指出,科技与金融结合是关系到科研人员创业和企业创新的关键。他说:“我们已经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若干意见’,还将通过深化科技保险试点,研究建立利用科技保险工具对使用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台(套)设备的风险补偿机制。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的授信业务和农业科技小额贷款试点业务,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规模,推进科技担保体系建设,促进创业板尽快推出,扩大股权代办转让系统试点工作,继续组织发行第三期国家高新区企业债券。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对我国科技进步有哪些积极作用?

  首先,我们必须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分享世界先进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等全球性重大科技问题等,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积极吸引有实力的跨国公司拓展在华业务,鼓励其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加强在华的研发力量。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鼓励我国企业引进制约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加快提升创新能力。要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科技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研发基地,面向国际需求,研发产品、开拓市场、汇聚人才。

(光明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