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特派员工作有效开展形成三个新局面
日期: 2009年07月31日 05:54      
【字号:

    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省区之一,自2003年启动实施以来,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且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起一个支撑农牧业生产,覆盖整个内蒙古的服务体系,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概括来讲,开创并形成了三个新局面。

    (一)通过自治区层面加强宏观顶层设计与积极推动,形成了社会环境全面改善的良好局面。

    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走入生产第一线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突出问题,各地都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早在8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就开始实施“科技承包”,因此,科特派创业行动一部署,我们就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本上,按照科技部的统一要求,在基础好的地区全面开始试点。首先是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方案》一系列等政策和要求,对科技特派员选拔、聘用、考核、服务形式等做出相应规定;同时,通过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科技特派员现场会等会议,在试点地区的带动下,使得通过科特派工作解决农村牧区科技问题理念逐步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将该项工作当做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区101个旗县中,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达到93个,涉及的乡镇苏木超过90%,基本达到适宜地区全覆盖的目标。其次是加强部门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科特派工作,从最初的科技部门单打独斗,到现在将科技、农业、财政、人事、组织、教育、卫生、金融等部门拧成一股绳,确保科特派工作的各项任务有效实施,确保资金、人力、物力、信息、技术等要素及时到位,基本形成了部门联动、盟市旗县联动、科技人员参与的格局。如乌兰察布市明确各级财政足额安排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目前人均保证5000元以上;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对科技特派员创业申请的贷款,开通绿色通道,实行总额控制、一次核定、周转使用、随还随贷、利率优惠等政策。第三是加强综合管理,把科特派工作与富民强县、科技进步考核等结合起来。通过与12396现代农牧业服务体系的结合使电话和网络为农牧民提供技术指导,系统地将农技知识转为语音系统,解决了科技特派员远程服务的问题。通过与科技进步试点县、科技富民强县行动的结合,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推动了国家和自治区优势科技资源向旗县延伸,提升了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科技资源在县域科技平台上的集成。

    (二)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技人员参与、广大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突出创业共赢这一核心问题,重点强调和运用利益驱动机制,使科特派服务不只是特派员的有偿服务和科技承包,而是双方共求回报,科技人员实现了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通过服务明显提高了收入,涉农企业和普通农牧民在享受科技服务的同时经济外单位效益也得到显著提高。在政策上,鼓励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在服务中创收。在考核管理上,采取搣科特办攠、主管部门、项目三方共同分级管理的办法,对科技特派员完成项目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在分配方式上,在基础工资不变的前提下,采取搣为企业的服务报酬+绩效工资+奖励工资攠的三元制,实行按劳按效分配。通过科技特派员牵头组建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834家,会员人数达185177人,结成利益共同体430家,创办农业企业 203家,形成龙头企业100家。其次是突出选聘机制这一关键问题,作为经济久发达地区,目前活跃在基层的科技特派员主要是农牧口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虽然这些单位的职能是农技服务,但由于体制问题,科技人员技能长期得不到有效发挥。在实施科特派行动的几年中,这些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创造性得到充分局势稳定,其中关键一点是解决好了人员身份问题,就是保留原有编制、工资、级别“三不变”,同时还要在提拔重用,评定职称,项目支持方面“三优先”。再通过“政府主导、按需选派、双向选择”机制,把真正有技术、有能力、有经验、农牧民和企业欢迎的科技人员选入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相应机制保证下,使其能够沉得下去、钻得进去。目前已下派科技特派员5300多人,第三是突出综合服务这一长远问题,内蒙古地广人稀,农牧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求相当强烈,科技特派员作为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在技术咨询服务,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还肩负着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传播先进文明的生产生活观念,普及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等诸多任务,从这一点来讲,抓好科特派工作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几年来,以科技特派员为依托,累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387个,引进新品种1685个,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6364期(次),培训的农牧民157万人次,分发各种科普材料258万份。通过技术入股、领办企业、园区、基地等互利共赢的形式,使农牧民收入平均增幅22.03%以上。

    (三)通过生产实践创新,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服务模式相补充的良好局面

    目前,各试点地区在自治区的统筹安排下,精心组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服务模式。

    如鄂尔多斯市提出的“11335”工程,即每个科技特派员都实施和承担1个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结合驻点实际,组建或扶持1个协会,传帮带3名乡苏木镇科技人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租赁经营、独资创办、技术承包、签订服务合同等多种形式和驻点30户以上农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培训500名以上科技明白人。

    乌兰察布市的订单服务型模式,即“五定两保一垫资”。“五定”就是企业定种植面积、定产量、定标准、定价格、定技术规程;“两保”就是企业保证及时进收购产品,保证提供给科技人员一定的服务费;“一垫资”就是企业为农户垫付一定的生产资料。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实施的党员科技特派员创业致富工程,构建了一条“乡土党员科技特派员—党员产业带头人—党员科技示范户—普通党员—辐射带动农牧民”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不仅增强了党群干群关系,还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此外,还有“法人科特派”、“科特派团队”、“股份经营+科技特派员”、“协会+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公司+基地+农民”、“民营企业+科技特派员”等等许多可行而有效,符合当地特点的模式,这些科技服务模式,通过政府推动、市场配置,将科技人员引入市场创业,有效地满足了基层的实际需求,深受农牧民及企业的欢迎。

    (内蒙古科技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