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日期:
2006年01月05日 15:28
刘东生 院士 王永志 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刘东生,男,中共党员,1917年11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3月6日去世。
刘东生1946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小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刘东生院士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院士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中国黄土分布图和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学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
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上个世纪80年代,他基于对中国黄土解释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至今,他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的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他发表的文章被SCI论文引用2800多次,2002年获国际“泰勒环境成就奖”。同时,他的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东部沙地治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他热爱祖国,奉献于地球科学事业,在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努力进取,团结奋进,做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他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成为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的骨干。他领导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化科学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及国际第四纪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心之一。他的工作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立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
刘东生1946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小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刘东生院士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院士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中国黄土分布图和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学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
1958年,他从黄土地层研究中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上个世纪80年代,他基于对中国黄土解释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至今,他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的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他发表的文章被SCI论文引用2800多次,2002年获国际“泰勒环境成就奖”。同时,他的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东部沙地治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他热爱祖国,奉献于地球科学事业,在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努力进取,团结奋进,做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他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成为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的骨干。他领导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化科学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及国际第四纪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心之一。他的工作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立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
王永志,男,中共党员,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Moscow Aviation Institute)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
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先后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曾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第二代液体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固体战略火箭和地地战术火箭总设计师和研制总指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型号总指挥,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火箭系列总设计师,1992年11月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在科学技术上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他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际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为增大射程,提高实用性能,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他是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在新型液体远程和固体远程两种战略火箭以及地地战术火箭的研制中,为实现火箭技术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研制时间仅为18个月,首次发射取得成功,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一举由2.5吨提高到9.2吨,实现了火箭技术的巨大突破。
1992年以来,他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呕心沥血,为2003年10月16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7年起,他作为“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制定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蓝图。1992年1月,他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组长,主持拟制了该工程七大系统的技术途径和主要技术方案。1992年8、9月,他代表论证组先后向中央汇报了工程主要技术方案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均被肯定。工程立项后,他即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主持了工程方案设计、初样研制、试(正)样研制和无人飞行试验,以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技术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他是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既能充分发扬技术民主,又较好地把握了大局,将一大批热爱祖国、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团结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了一支优秀的航天科技群体。他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
王永志院士热爱祖国,将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老一辈专家的悉心培养下,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航天技术专家。40多年来,始终奋斗在研制试验的第一线,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项,1999年获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先后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曾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第二代液体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固体战略火箭和地地战术火箭总设计师和研制总指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型号总指挥,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火箭系列总设计师,1992年11月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在科学技术上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他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际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为增大射程,提高实用性能,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他是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在新型液体远程和固体远程两种战略火箭以及地地战术火箭的研制中,为实现火箭技术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研制时间仅为18个月,首次发射取得成功,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一举由2.5吨提高到9.2吨,实现了火箭技术的巨大突破。
1992年以来,他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呕心沥血,为2003年10月16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7年起,他作为“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制定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蓝图。1992年1月,他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组长,主持拟制了该工程七大系统的技术途径和主要技术方案。1992年8、9月,他代表论证组先后向中央汇报了工程主要技术方案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均被肯定。工程立项后,他即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主持了工程方案设计、初样研制、试(正)样研制和无人飞行试验,以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技术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他是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既能充分发扬技术民主,又较好地把握了大局,将一大批热爱祖国、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团结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了一支优秀的航天科技群体。他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
王永志院士热爱祖国,将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老一辈专家的悉心培养下,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航天技术专家。40多年来,始终奋斗在研制试验的第一线,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项,1999年获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